茶出景迈 香飘世界——普洱“景迈山茶”品牌建设工作综述
作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景迈山被誉为“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景迈山是普洱递给世界的一张金名片,为了擦亮这张名片,提升普洱“景迈山茶”品牌的知名度和价值,普洱市出台《普洱景迈山茶品牌建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通过走“景迈山茶”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普洱“景迈山茶”品牌综合效应,让“景迈山茶”香飘世界。
精准盘点家底,方能科学规划未来。记者从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获悉,针对景迈山的茶农、合作社负责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茶企负责人、茶叶经营者开展了分类入户深入访谈,走访柏联集团、澜沧古茶公司负责人,对接杭州大茗堂等茶企,广泛收集种植、采收、加工、生产、包装、营销各个环节情况,完成景迈、芒景村宣传动员工作,覆盖村组班子、党员群众1000余户。同时,整合县、镇、村组力量,对接普洱市茶咖中心、普洱茶学院,协调茶专家及教师、茶专业学生以及县、镇工作人员、村组干部等开展资源调查工作。调查组通过多次走访了解,结合景迈山实际,邀请西南林业大学专家编制《景迈山古茶林世界遗产地古茶树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并邀请西南林业大学专家教授到景迈山古茶林就古茶树认定挂牌工作进行实地培训指导,于今年7月10日正式开始挂牌工作。
目前,已完成芒埂村古茶树挂牌,正开展景迈大寨古树茶挂牌工作,累计挂牌超66000株。已完成古茶林面积测量14450亩,正进行老酒房村民小组古茶林面积测量工作。
在品牌建设方面,普洱市成立澜沧县“景迈山茶”品牌建设工作专班,设立统一品牌和标准小组,负责推进“景迈山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等工作;指导茶企申报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推动产业主管部门完善“景迈山茶”的相关标准;积极申报“景迈山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进现有“普洱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普及和“景迈”“景迈山”“景迈古茶”“澜沧茶”等申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普通商标、图形商标等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茶农、茶企申领使用,以增强品牌公信力。同时,突出商标品牌建设重点,积极推进省级、国家级地理标志、商标品牌运用促进示范等项目工程在澜沧县落地。
今年2月20日,普洱“景迈山茶”品牌建设迎来了新突破,云南省普洱景迈山商标品牌指导站揭牌暨景迈山区域品牌国际注册启动仪式在澜沧县景迈山举行,标志着景迈山成功申遗后,景迈山知识产权保护和普洱“景迈山茶”品牌建设步入新阶段。景迈山商标品牌指导站聚焦“景迈山茶”商标培育、申报和使用等规范化管理,为当地茶企提供海外商标布局、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站式服务,有效破解普洱“景迈山茶”品牌分散、标准不一,缺少知识产权布局和保护等问题,提升普洱“景迈山茶”品牌国际竞争力。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商标是对品牌进行法律保护的重要载体,通过在景迈山成立商标品牌指导站,服务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培育有市场影响力的商标品牌,有效推动普洱“景迈山茶”品牌建设三年行动取得实效,有力支撑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要让外界了解景迈山的优质茶叶,并激发消费者购买意愿,市场开拓显得尤为重要。尽管景迈山的茶叶种植、加工历史悠久,但在新时代,如何将茶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普洱市积极拓展市场空间,今年5月28日,“普洱景迈山茶品牌京津冀区域推广站”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标志着普洱“景迈山茶”品牌迈向繁华的“京津冀都市圈”。此外,今年6月21日至22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还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由中国国家品牌网、连锁商业巨头组成的调研考察组。此次考察组成员涵盖连锁商业、餐饮、供应链等领域的11位行业领军者,他们走进景迈山茶企,了解传统技艺中蕴含的独特价值;步入景迈山遗产展示中心,探究数字赋能的茶史长卷。他们的到来将助力普洱特色产业融入全国品牌发展体系。
在不断壮大现有市场的同时,普洱市还致力于健全标准化市场体系。记者了解到,普洱市正在进一步规范“景迈山茶”市场,起草了《普洱景迈山茶销售示范店考核认定办法》,预计今年12月完成制定并试运行,后期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与此同时,计划2年内认定并发布“景迈山茶”销售示范店100家,其中2026年认定60家、2027年认定40家。
普洱市完善法律服务保障,围绕普洱“景迈山茶”品牌保护,深入开展普法宣传,设立2个法治阵地,培训调解员及“法律明白人”,并推进立法保障和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多部门协同,全面提升法律服务与依法治理效能。
“景迈山茶”不止于一片树叶,更是民族智慧与生态哲学的结晶。如今,这缕独特茶香正跨越山海,从普洱走向世界,成为大自然馈赠的卓越代言。